5月30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和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系统总结新时代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深入分析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厅长蒋巍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江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厅党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减污降碳、源头治理”,科学系统谋划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事业发展,切实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现代化水平。监测网络覆盖更加全面,累计建成1400多个标准空气自动站和800多个水质自动站,构建起全国密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工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出台全国首部监测地方性法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完成驻市监测中心垂改工作,印发实施全国首个省域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基层监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决策支撑保障更加有力,强化监测预警和溯源,完善“空天地”一体化水质藻情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全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监测、“两治一提升”专项监测,推动一批典型问题整改。监测覆盖领域更加广泛,建成全省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一张图平台,构建“7+1”碳源监测体系,稳步推进新污染物试点监测和环境健康风险监测,实现重污染天气预警、生态遥感智慧分析等智慧创新应用。环境数据质量更加高效,将防范人为干扰纳入省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书,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率纳入高质量考核指标,出台全省监测社会服务机构环保信用监管办法,严肃查处监测数据造假等犯罪案件。
会议强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锚定美丽江苏建设目标,加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全面支撑美丽江苏建设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监测短板弱项,用广泛准确的监测数据全面反映美丽江苏建设成效;及时预警生态环境问题隐患,精准开展污染成因溯源分析,更大力度支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要深入推动监测业务和质量管理齐头并进,严格执行《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统筹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资源和力量配置,推动构建监测大格局;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垂管改革最新要求,优化市域运行,全面深化监测垂管改革;建立全省统一的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数据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要推动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双提升,持续建设一体化网络,提升生物生态、新污染物、温室气体、噪声、海洋、地下水、农村等监测能力水平,加快形成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全项监测能力,深化联网集成融合共享,实现各级各类监测数据有效整合与互联互通。要奋力促进监测数智化和国产化双转型,建立与江苏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相适应的数智化监测技术体系,全链条提升数智化水平,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生态环境监测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在执法、应急监测及环境质量监测中优先应用。要充分释放监测科技赋能和人才创新双活力,加强监测技术研究,提升相关监测数据作为环境执法依据可靠性;拓展创新合作平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监测技术研究、装备研发、集成应用;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持续提升监测队伍能力素质,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先锋队。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将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蓝图变成线路图、施工图,切实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监测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功夫下力气把这一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抓细,加强监测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印发实施全省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方案。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对省级监测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制定实施全省监测现代化能力建设计划,支持好生态环境监测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全面推动监测机构人员、实验场所、仪器装备、经费等配齐配强。要强化能力支撑,加强全省重大生态环境监测项目设计与申报,重点提升全省监测网络建设和技术引领能力。
会上,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南通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等5家单位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厅相关处室(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驻市环境监测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设区市环境监测(监控)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